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天然象形玛瑙奇石文化

玛瑙是大山的舍粒子。玛瑙中的大千世界,风景这边独好!欣赏大自然灵光一现的美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【转载】禅石是奇石的最高境界  

2014-06-19 22:19:29|  分类: 奇石理论与实践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本文转载自石乐缘《禅石是奇石的最高境界》

禅石是奇石的最高境界
发布时间:2010-1-30 23:40:17  浏览次数:1078  发布者:石尚潮流(点击访问作者石馆)
 

“禅石是奇石的最高境界”的说法由来已久。
   到底什么样的石头是禅石?目前,赏石界见仁见智,没有定义,没有标准,不能准确界定。自然有所谓“最高境界”,也就有其它境界。
   便进一步细分为四个层次。
   第一层次:象形石。即象飞鸟走兽,人物虫鱼,灵异鬼怪。不论十分神似,还是三分挂边,活泛最为根本,所谓形神兼备、动静相寓。对象形石的赏玩讲究一见钟情,是群众基础最为广泛的层次。
  第二层次:景观石。景观石不必象什么,但要富于变化,或多孔、或悬坠、或倒挂、或回钩、或突兀、或摇曳、或清奇、或灵秀,看得见的韵律和节奏。对景观石的赏玩讲究个情有独钟,需要一定的美学基础和文化底蕴才能得真趣。
  第三层次:山水石。所谓仁者乐山,智者乐水。能得山水之乐,可快意人生,风光无限。山水石讲空灵、讲主次、讲布局、讲气势、讲呼应、讲跳跃、讲包容、讲含蓄,峡谷天池、飞瀑流溪、秀峰晓月、浮云残雪,可引人入胜,能让人留连忘返。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、大儒高僧,弃世如蔽履,生则忘情于幽谷深潭,死则托体青山净土,讲究个淡泊闲逸。遍观世人多爱山水,然能得山水之妙者却实其寥寥。
  第四层次,也是最高层次,即禅石,禅石长期以来一直被玄秘化,不为大众所了解。 为什么呢?我以为,达到赏玩禅石层次的人不多。因为参悟了禅的人不多,悟了禅的人又恪守所谓教外不传,不愿说。不懂禅的人把禅解得支离破碎,玄之又玄,自己迷糊,别人更不懂。既然禅不能言传,不懂禅又赏不了禅石怎么办呢?---那就从禅说起。 先说迦叶成佛。那时佛祖释伽牟尼拈花微笑,而众僧呆若木鸡、噤若寒蝉,虽苦思冥想,终不知所云,莫明其妙。唯有迦叶如沐慧风,会了禅意,放下了敬畏、放下了求索、放下了一切自持,腾身青云之上,察看世间百态和惊惧忧苦,蓦然顿悟,满心大悲大爱,无厄无痛、无忧无扰,悠然天地之间、三界之外,由然而释笑,坐化成佛。禅不过是舍弃自我,投身于大同;脱离苦厄,自在于喜悦祥和。可见禅之根本在乎禅意。 那么惮意又是什么?通俗的说禅意就是禅的精神,明了禅意便参悟了禅。看似高深玄妙,实则一汪清水。就如当你读懂了李白的《静夜思》。明白了李白当时在外边混得很累,有点烦,想家了,也就行了。小情绪、小感慨而已,大可不必非得追究他写诗时的思想感情根源、社会背景,以及与朝廷的纠葛缠扰。诗为禅客添花锦,禅是诗家为玉刀。知了诗意,就懂了诗。得了惮意,就悟了惮。惮意之根本是追求至真、至善、至美,乘物游心,感受大美、大道的逍遥自在。迦叶之所以能成佛,是因为他看到了佛祖拈花微笑,他感到了光明清澈、平静祥和、温暖舒泰和喜悦超脱,他得了惮意。我并不愿刻意把禅简单化、平民化。
   参惮确实是一个清醒、简单、明确而喜悦的修心过程。一切道归法于自然,禅本来就那么简单。 惮石就更好懂了,就是有惮意的石头。我们明白了惮意,去寻觅、获取、整理和欣赏禅石,便不再感觉虚无玄妙,茫然无措,正所谓“无从无道则得道”。禅石是禅的一个殊相,赏玩禅石是禅宗美学的具体实践活动。马克思定义禅宗美学为 “真正的科学”,可见本就不应把禅虚无化、玄密化。 惮石包含象形、景观、图案和山水,但在它们之外。不以形、不以色、不以质、不以任何外相论惮石。一块石头,你看到了内敛而不是颓废,看到了高雅而不是轻狂,看到了敦厚而不是浅薄,看到了喜悦而不是浮躁,看到了深遂而不是诲涩,看到了和美而不是张扬,看到了宁静而不是死寂,这就是好惮石。你欣赏它的同时它也在欣赏你,这是缘份、是交流,是会意的笑,你也就达到了“石即我,我即石”,乃至“石我两空”的惮意境界。 如此,禅石的形象便清晰明了啦。 首先,真而有其实,不以质论。真即不假,来于自然造化。本来天地大道就极其直白而简单,我所见过的惮石有灵璧石、黄河石、长江石、大化石和吕梁石等诸种,每一块都非常简洁、明确,都能让人惊心动魄。但因其形状、图案或花纹简单,故而易造假,或刀刻斧劈,或拉纹打洞,或酸烧火烤,极尽人工之能事,但终非天物,让人感觉丑恶不堪。因此,惮石无论出自天南地北,山上水下,还是天外来物;无论它质地坚不可破,还是绵软易碎;无论它是细密如脂,还是粗砂杂砾,只要它天然去雕饰,未经人工,它就具备了惮石的必要条件,也是最基本条件---真。 其次,善而有其色,不以色辨。在宿州,不少灵璧石玩家认为,黑乃百色之母,石非黑不能玩也。其实不然,石之优劣,不能从颜色上判断。天下奇石,林林种种几达万类,颜色更是千变万化,绚丽多彩。女娲不炼五彩石,何以试手补天裂?奇石惘不穿越亿万年时空,阅尽亿万重水火,皆为天物,我等凡夫不可厚此薄彼。赤、橙、黄、绿、青、兰、紫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是和谐、是融汇、是竞美、是凝聚、是宽容、是博爱,是惮石至善的意境。 第三,美而有其形,不以形拘。许多人认为,惮石就是外形象僧人的石头,还有人认为惮石就是“圆石蛋子”。这都没有摆脱僧道木鱼形而上的束缚。在灵璧渔沟,我曾问过一位玩石行家何谓“惮石”,他回答“不一定。有说是蟾石,象青蛙的石头,金蟾代表财富;有说是蝉石,象蝉的石头,取意蝉联冠军,独占高枝;也有说是蚕石,象蚕虫一样的石头,寓意终有破茧成蝶的一天”,唯没有提及“禅石”。人们的认识或直接、或间接拘泥于象形范畴。但禅石确实不可能从外形上去界定,赏禅石需要破形而上。它可以象形,可以为景观,可以为山水,但它必须有思想,能够很积极地与人交流,能够激发我们潜意识的真性美,启动自性体悟,在直觉中悟得佛性。且无论你能否读懂,它明确、清晰、永恒而自由地存在着,佛一样地拈着花,看着你,微笑着。 百家争鸣、百花齐放,乃盛世吉象。不知深浅说了很多,能促进灵璧石文化发展是我的追求,能对石友有所启发是我的祈愿。毕竟我们还没有达到与佛心心相印,心灵相通的境界。大家一起赏石修心、参悟人生,何其美哉!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70)| 评论(2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